业内新闻
成都国税聚力“三大变革”打造税收营商环境新高地
发布时间:2018/2/11 10:44:01 |
聚力质量变革,优化纳税体验。一是推动征收管理科学化。加快建立“实名办税+分级分类+信用积分+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闭环管理机制,在对纳税人分级分类基础上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以信用积分制度对纳税人信用和风险状况开展动态监控评价,实施差异化管理服务和分级别全流程涉税风险防控应对。二是促进办税渠道多元化。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涉税信息采集、申报缴税、发票业务、税收优惠、证明办理等90%以上涉税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依托社区、银行、邮政、大型商超等场所拓展自助办税终端社会化布点,全市261台自助终端月均办件量11.5万余户次。三是实现税收服务智能化。推出中西部首个税务企业号“成都税务号”,为实名认证纳税人提供涉税业务掌上办理;推广使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试点启用未达起征点纳税人手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2017年全市共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1.31亿份;开发“智能办税桌面系统”,覆盖全市200余台自助办税电脑,日均点击量6千余次,办税体验进一步优化。
聚力效率变革,减轻办税负担。一是集约办税。进一步优化办税服务厅职能职责,将依申请流转类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厅统一办理,实行集中审核审批,逐步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广纳税申报“一表集成”辅助系统,实现涉税数据自动填写和申报表自动生成,让纳税申报“化繁为简”。二是协同办税。打通国地税业务通道,率先在全省启动“一窗一人一机”联合办税新模式,联合共建办税大厅38个、办税窗口329个,月均联合办税量9.8万户次,成都入选“全国百佳国税地税合作市级示范区”,天府新区国税局“全面推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入选国务院在全国首批推广的13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并被省政府确认为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10项成果之一在全省推广。三是高效办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87项税务许可事项审批清理减少至7项。取消新办纳税人涉税信息补充采集,探索推进简易注销登记,便利市场主体自由迁移。2017年,全市系统新增“一照一码”单位纳税人12.2万户,个体工商户5.45万户。
聚力动力变革,激活发展动能。一是为经济发展增势。主动融入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试点建设汽车和烟草两大行业税收管理中心,编制推广《行业税务风险防控手册》,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提供分国别税收法律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在自贸区全域推行出口退税“无纸化”申报试点,积极探索形成服务发展的“国税经验”。着力以税收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转型升级,2017年办理税收减免517.2亿元。二是为市场主体赋能。拓展纳税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范围,2017年累计评定纳税信用A、B级纳税人14万户,“银税互动”受惠群体覆盖面扩充至B级纳税人,全市数百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9亿元;研发推出“成都国税纳税信用体检系统”,创新启用“动态信用积分”评定,引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凝聚发展实力。三是为经营环境清障。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选案机制,通过公布税收权责清单、公示行政执法制度、记录执法全过程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扎实推进依法治税。完善税收“黑名单”制度,推进部门联合激励、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加大综合治税格局构建力度,加强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共用,全年采集运用第三方涉税信息300余万条,推动税收智慧式管理,形成良好经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