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着力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已形成了包括实施、管理、考核以及结果运用在内的一整套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关于“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要求后,南通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8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开展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并确定了23个评价指标。市审计局随即择点先行先试开展审计工作。
此后,南通相继出台多个文件,强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南通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均对发挥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监督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政府还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求结合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同步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终身责任追究。相关文件中,也都对“推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常态化”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
一是促进审计结果的运用。《南通市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考核办法(试行)》和实施细则明确要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工作,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审计局同步进行考核。《中共南通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市管干部进行提醒谈话的实施办法》规定,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中发现存在执行规定不够规范、不够严格等问题,将对市管干部进行提醒谈话。
二是强化相关制度的落实。 南通市审计局作为制度的执行者,先后成功实施了海安、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