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二节 代理(63-70)
发布日期:1986-04-12 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浏览:290
【发布文号】:主席令[1986]第37号
【效力等级】:法律
【发布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发布日期】:1986-04-12
【生效日期】:1987-01-01
【法规效力】:法律
【失效日期】:2025-07-05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所属行业】:

民法通则

1986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第二节 代理

第六十三条 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第六十四条 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委托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行使代理权,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行使代理权,指定代理人按照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的指定行使代理权。

第六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

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

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第六十六条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如需查看全部内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