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租赁》指南03
发布日期:2001-01-18
来源:财政部
浏览:297
【发布文号】:财会字[2001]7号
【效力等级】:技术指导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日期】:2001-01-18
【生效日期】:2001-01-01
【法规效力】:技术指导
【失效日期】:2025-05-29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所属行业】:
财政部 财会字[2001]7号 2001年1月18日
六、 关于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本准则第20~34条分别就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对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及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作出了规定。其中,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2)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 (3)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 (4)未担保余值发生变动时的会计处理; (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 (6)租赁期届满时的会计处理; (7)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等。出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经营租赁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处理;(2)租金的会计处理;(3)初始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4)租赁资产折旧的计提;(5)或有租金的会计处理;(6)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等。
(一)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 本准则第20条规定,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根据这一规定,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借记“应收融资租赁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的金额,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按上述科目计算后的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例10 资料同例3,以下说明出租人(中华公司)的会计处理 第一步,判断租赁类型 本例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优惠购买权100元远远小于行使选择权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80000元(100/80000=0.125%<5%),因此在2000年1月1日就可合理确定北方公司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符合第2条判断标准;另外,在本例中,由于不存在未担保余值,因此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700000元大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90%即630000元(70000元×90%),符合第4条判断标准;因此这项租赁应认定为融资租赁。 ] 第二步,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根据本准则第9条中租赁内含利率的定义,租赁内含利率是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在本例中 最低租赁收款额=租金×期数+优惠购买价格 =150000×6+100 = 900100(元) 因此有 150000×PA(6,R)+100×PV(6,R)=700000(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根据这一等式,可在多次测试的基础上,用插值法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当R=7%时 150000×4.767+100×0.666 =715050+66.6=715116.6>700000 当R=8%时 150000×4.623+100×0.630 =693450+63=693513<700000 因此,7%<R<8%。用插值法计算如下: 现值 利率 715116.6
|
|